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

「瀨戶內紀行」~第一彈:淺嚐即止的「瀬戶內國際藝術祭」。

寫於 2010年10月3日 9:14

本日行程:大阪車站----新大阪車站--山陽新幹 線Hikari Railstar號>--07:41岡山車站--JR瀨戶大橋線Marine Liner> --08:50高松--渡輪Asahi號>--11:05直島宮浦港--16:40快速船Olive Marine>--17:25小豆島土庄港--兩備渡輪Olympia Dream>--20:35新岡山港----21:09岡山車站--21:44山陽新幹線Nozomi號>--22:28新大阪車站---- 大阪車站

06:50分山陽新幹線的Hikari Railstar號





JR West Pass和新幹線指定券

安排在週日參觀瀨戶內海藝術祭,是一大失策。
九月十九日上午八點不到,我們抵達JR岡山車站,惦記著在14分鐘後就要發車的JR瀨戶大橋線的マリンライナー,對這「岡山」也沒多看一眼,也不知道在24小時內,同名的高雄岡山即將因颱風而淹水。

之所以繞一大圈,從四國的高松港,而不直接從離岡山較近的宇野港搭船到直島,就是為了穿越瀬戶大橋。雖說是早上八點的班車,但等候的人不少,我找不到位子坐,索性站到列車最後方,隔著司機室看沿路風景。

在岡山車站月台等候Marine Liner的旅客

一 路上都是鄉下風光,心情是雀躍的,因此儘管前一晚睡不到4小時,還是饒有興味的欣賞著兩旁飛逝的房舍與景物,以及在每個停靠站跑上跑下的列車長的舉動。在 「兒島」這一站,JR西日本的列車長下了車,由另一位屬JR四國的列車長當值,而他就站在我旁邊,本來擔心他會妨礙到我的拍攝,還好車還未到瀨戶大橋,他 就離開列車長室,開始巡視的工作。

當車尾另一端的男生站起來時,我猜想大橋應該就快到了;果不然,一穿過隧道,視野內就全 是一組組的鋼架,規律地劃過我的眼前。車廂晃蕩,要維持拍攝畫面的穩定有些吃力,讓我有點後悔拍影片,因為如此就無法好好地欣賞眼前的景觀。不過拍影片這 種事,一旦起了頭就很難中止,是不想前功盡棄吧?

瀨戶大橋,全長13公里,連接本州岡山縣的兒島與四國香川縣的宇多津

13公里的大橋,讓列車花費近十分鐘才完全穿越(請看下面影片),很過癮,一路上所看到的瀨戶內海景緻,也讓人更期待今天的「跳島行程」。

按原定計畫,只有25分鐘的時間趕上開往直島的快速船。

初 次踏上四國,無暇細細品味這心情,因為照行程,25分鐘內要踏上前往直島的快艇。高松也是在藝術祭的範圍內,所以車站內外,儘是相關的宣傳與指引。高松港 雖在不遠處,也花了些時間,才抵達前往直島的快艇售票處,只見人頭鑽動,讓人感到些許不安。好幾條人龍,那一條才是正確的目標?時間緊迫,可不能排錯了。 趕緊向一位手舉「09:15直島行高速艇」牌子的工作人員詢問,誰知他給了令人洩氣的答案,09:15的快艇應該是客滿了,他建議我們改搭下一班,或是搭 位在另一個碼頭的渡輪前往。不信邪,擠到售票口一看,果然這趟船票早在08:40就賣完了。
現在的選擇是,10:15航程50分鐘的渡輪, 或是10:55航程25分鐘的快艇,再怎麼樣,在這高松港等一小時是免不了的。略作盤算,渡輪較便宜,雖慢,但也會早些到,順便放慢步調,欣賞海上風光。 誰料到(早該料到)週日這麼多人來這裡?在這時候,根據藝術祭官方看板顯示,在直島地中美術館等待入場的遊客,已經需等待一個半小時了。

搭乘渡輪Asahi前往直島,依舊是大排長龍。

在 高松碼頭附近隨興地晃了一小時,再踱步回渡輪碼頭處,發現等待上船的人龍已經長長一條,看不到末端。趕緊找到人龍尾巴湊上去,沒多久後面就陸續來了好多遊 客,很快就看不到後頭了。雖說這艘渡輪可以搭載四百多人,到此也不免擔心起來,會否連這班船都搭不上?到時該如何?還好儘管忐忑,終究還是搭上了這艘 Asahi渡輪。

天氣非常好,幾乎看不到一片雲,氣溫雖高,但在海風的吹拂下,並不覺得悶熱。甲板上的旅客,有一大部份始終躲在船艙的影子裡,聊天打盹或打牌;但也有不少人索性讓自己盡情地曝曬在日照下,欣賞由湛藍的天空,羅列的鬱綠諸島和碧波微盪的瀨戶內海所構成的美景。50分鐘的航程(請看下面影片),就在跑來跑去拍照與錄影的當中,不覺的來到了終點。

慕名已久的「直島」已然在望。

一開始,我還以為是另一座途中的小島呢。

天氣好的不得了
處在遠方朦朧裡的瀨戶大橋
看到直島的宮浦港啦

初抵港口,映入眼簾的,是草間彌生的作品:一顆有黑點的紅南瓜,坐落臨港的草坪上,些許遊客已在那穿梭拍照。碼頭邊最大的建築物,是「海の駅」,乃佔地不小的平頂建築,裡面有飲食部,紀念品部,以及船艇售票處;已經有不短的數條人龍在那等巴士了。

草間彌生的作品:「赤かぼちゃ」ー 紅南瓜
不分老少,大家都會跑到南瓜裡,從邊上的孔洞觀看外面的世界。
開往超人氣的安藤忠雄「地中美術館」的直達車,班班爆滿
oh my god! 才上午11點半,想參觀地中美術館已需排隊五小時!

直 島雖不大,卻也不是徒步可以輕鬆征服的地方。既然船班已誤,我們決定搭直達車去地中美術館,其實已經沒有進去參觀的打算了,但想看看也好(又一個錯誤)。 好不容易等到,擠上一輛巴士,搖搖晃晃地抵達地中美術館,才發現已然一點參觀機會都沒了--當天的配額已經告罄。因為是「地中」美術館,所以現場也只有一 個以清水混凝土所構築的單層平頂入口可以看,稍微繞了一下,真不知道遊客要從哪裡進去?

還好從此處開始,有比較頻繁的巴士來往於地中美術館和Benesse美術館之間,所以我們沒花多少時間,就抵達鄰近的「李禹煥美術館」。它同樣是安藤的作品,面積不大,前方有一大片直達海邊沙灘的草坪;它的引道與入口很具安藤特色,就是要你「專注」。走在蜿蜒的清水混凝土牆之間,抬頭只見青山與藍天,讓我回想起兩年前造訪淡路島水御堂的情景。展間不多,沒多久就看完,難怪不用排隊。

好吧,我也算來過這裡。



李禹煥美術館入口前廣場

美術館前的廣場,有片草坪直抵海邊的沙灘
這片沙灘的美麗,讓人在前往Benesse美術館的途中,忍不住頻頻回頭取景。無緣一見的地中美術館就在沙灘後方的山頭裡。

Benesse計畫始於1989年,乃是直島地方當局與民營企業基於「為全世界的孩童在具有歷史,文化與自然景觀的瀨戶內海島嶼上,塑造一個可以會聚在一起的場所」這個理念所推動的建設,多年來陸續在直島與鄰近的豐島,犬島上完成各項融合自然與藝術的設施。Benesse美術館和旅館融為一處,於1992年起對外開放,迄今建築師安藤忠雄已經在此地完成了四項建築。 它和地中美術館相距不遠,所以我們步行來到此地。但一來訪客眾多,二來我們想搭13:40的船班,所以只到門口散散步拍拍照就離去(殊為可惜,因為這裡不 同於地中美術館,是有機會進去參觀的)。結果由於遊客眾多,沒能搭到想搭的巴士,在地中美術館又只能搭到繞遠路回宮浦港的巴士,這巴士以逆時針的路線,帶 我們經過直島南部的精華地區。到處都是人,連下車參觀的想法都沒有,所以最後是在擁擠的巴士上眼睜睜看著時間流逝,也眼睜睜看著諸多藝術作品從眼前掠過。 值得安慰的是,至少安藤的四座建築,以及草間彌生的兩個南瓜,都親眼看到了。

地中美術館,李禹煥美術館,Benesse美術館相距不遠,同一計畫裡的「公園」和「海灘」,也在步行可達的距離,光這一帶就可以耗上一整天。
Benesse美術館/旅館的入口處。
Benesse美術館下方的沙灘上,有許多藝術品展出,左方碼頭的左側,為草間彌生另一件南瓜作品的所在地。

回 到宮浦港,只能等下一班,也是最後一班16:40到小豆島的快艇。在「海の駅」的食堂點了うどん吃,還挺不錯的。兩小時的等候時間有些尷尬,無法到遠處, 紀念品處也一下就看完,於是就在港口附近隨意逛逛。在這樣的旺季假日裡,島上的居民幾乎少見蹤影,一般的商店也有不少關門,是把地方讓給觀光客了嗎?

位於宮浦港不遠處,造型怪異的「直島錢湯」,是藝術家大竹伸朗的作品,在此泡湯只要500圓。

週日從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,始終人聲鼎沸的「海の駅」

開 往小豆島的快艇,名為「Olive Marine」。因為小豆島是日本最早的橄欖栽培地,所以開往小豆島的船無論大小,似乎都以Olive命名,如「Olive Line」,「Olive Marine」等等。在鎮日強烈的陽光照射下,同班船的遊客似乎都顯疲累,船行沒多久,無論艙內或艙外,有座位或席地而坐的人,除了少數幾個之外,紛紛墜 入夢鄉。早上五點就起床,長達五六個小時未曾坐下的我也很倦,但拼著如此好的天色和海上風光,還是硬撐著睡意,把覺得不錯的畫面錄了下來(請看下面影片)。

16:40由直島開往小豆島的快艇「Olive Marine」,直島宮浦港。
17:25抵達小豆島土庄港的「Olive Marine」。
雖是週日,下午五點多的土庄港,已經看不到什麼人影。
小豆島是舉辦藝術祭的七個島嶼裡最大的一個,島中央有險峻的溪谷「寒霞溪」,與穿越其上方的纜車,還有大大小小許多景點,好像也很好玩。

本 來想在小豆島待五個小時的,因為誤了船班,只能待兩個小時,翻翻手上的資料,決定去參觀離港口不遠處的「世界上最窄」的土渕海峡。先在港口附近,有著矢野 秀徳「平和的群像」雕塑作品的公園裡看看,再搭班次不多的巴士,到土渕海峡去。一路上除了幾部車之外,幾乎沒有看到什麼人影,沿路商家也都沒有營業,真是 超級寂寥的地方。

「平和的群像」
這樣的鄉下地方,也還是有用法文Amande(意為「杏仁」)命名的洋果子店哩。
這就是「世界で一番狭い海峡」,人家可是有尋求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喔
有圖為證,一目瞭然。
金氏世界紀錄的證書
還有「橫斷證明書」的發行喔,可惜沒找到地方,大概下班了。
從海峽處一路走回港邊。這一帶有「迷路のまち」之稱,因為昔日島民為防海賊侵襲,特意將街道造的彎彎曲曲的。雖名為中央通,卻是狹小曲折的道路。不過,憑著在港邊看到的山頭,還是被我隨意地破解了,輕鬆過關。

從下車處,經過「世界最窄海峽」和「會迷路的町」,再走回臨港的幹道上,一路上所看到的行人,連同有營業的商店,一雙手就數得完,但也是讓人回味的悠閒散步。

在這小豆島,完全沒有感受到如同直島那般的藝術祭氣息。但我很遺憾未能如同原先所計畫的,在這晃五個小時,因為我感到這裡很有值得探究的地方。例如,我在路邊小食堂用晚餐時所看到的美麗海報所宣傳的「天使の散步道」

一路走來,竟至天黑,好不容易看到一家有營業的食堂。
果不其然,樓上民宿爆滿的店家十分忙碌。還好沒有誤了我們那19:25最後的船班。
最貴的餐點,是680圓的定食。
680圓的定食。搭配生魚片的,是白飯和冷素麵。Yummy~
480圓的「島愛麵」,是熱湯素麵。是餓了嗎?同樣覺得好吃極了。
食堂牆上的宣傳海報。光是這個,就可以是再回來的理由。
「天使の散步道」(Angel Road),其實離世界最窄的海峽不遠,只能說,時間不夠用。

19:25, 搭上客人不多的Olympia Dream渡輪,前往新岡山港。當渡輪緩緩駛離土庄港,我在港口的燈光背後,隱然看到整個小豆島起伏的地形,不覺發怔起來。雖只是短短兩小時的邂逅,但因 為曾用雙腳確實地走過街町,感覺似乎相當地熟悉。夏末的瀨戶內海波浪不大,在海風的吹拂下,我在上層甲板四處走動,貪婪地試圖用這雙眼,把周圍這滿月照耀 下群島環繞,波紋滿佈的大海深深地記憶下來。原來期望不高的夜航,竟是這樣地讓人心曠神怡,流連再三。

渡輪配巴士,穩穩地把你送到JR岡山車站。
夜渡「瀨戶內」,19:25的末班渡輪Olympia Dream。

一如當初所預期的,短短的一天,對這藝術祭而言,根本連淺嚐都談不上。實地踩踏後的心得是:我還要再來,而且要用兩天,搭配作品鑑賞パスポート, 以及芸術祭フリー乗船2日券,而且,最好是在Benesse旅館過一夜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