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

第三次探勘貓空路線。2007.11.17

九點從木柵動物園前河濱停車場出發,經秀明路,沿著萬壽路一路上山,朝指南宮前進。此路繞著動物園後山走,ㄧ開始還不錯,有人行道;過了萬壽國宅以後,不但路變小,人行道也消失,碰見大車迎面而來時,感覺還挺恐怖的。

沿路上坡,兩旁蓋了不少社區與別墅,漸漸地可以看見台北盆地, 還經過了電視製作人周遊自己蓋的小社區。過了御花園社區後,就進入真正的山區,沒有車子經過的時候,感覺自己暫時擁有這片山林,還挺愜意的。

十點左右,抵達指南宮。至此已走了6公里以上, 爬了250公尺的高度。在入口處的商家吃了點金針湯,補充水分電解質;身穿白色道服的男女信眾穿梭身旁,此刻人潮尚未湧現,營業的店家不多,偶而有人叫你買點香與金紙,說是【到上面就沒有了】,但我可不想製造空氣污染。

指南宮正殿的景觀相當不錯,坐擁整片山谷, 寬敞的表參道約有ㄧ公里,綿延至山下的政治大學附近。如果天氣好,應該可以拍出不錯的團體照。後山即貓空纜車指南宮站,本來可以就此沿著表參道下山,不過看看錶,不到十一點,隔著山谷,對面就是纜車的貓空站,討論一下後,決定經由大成殿步道繼續走,乾脆先往下再往上,直接走去貓空看看,這也是規劃中的路線。 




這條路線,屬於【親子步道】等級。 先沿著長度700公尺的階梯式大成殿步道,下到指南路三段,再經由茶葉中心步道,沿著指南溪,穿過竹林,再走幾百階的石梯上山。ㄧ路無人,指南溪的溪石,坑坑疤疤的,所以此地叫做【貓空】,即台語【ㄋㄧㄠ ㄋㄧㄠ ㄟ ㄎㄤ】之意。這樣走來,約3公里,先下山再上山,花了1小時,因為有人需要休息。一路上其實相當賞心悅目,而且幾乎沒人。

抵達茶葉中心,人潮漸漸出現。此時有ㄧ位小姐問我,【 你們從哪邊走來?】。因為擔心回答【動物園】會被當成腦筋有問題,所以只回答【指南宮】,然後很體貼地警告她,會先走下山,然後再爬上山,慢慢走大約1小時。看她老公的表情(背小孩),應該是搭公車下去吧。

一樣,選擇【紅木屋】落腳。這時候來人都不多,座位隨便選。 這裡的【鐵觀音】不錯,餐點與茶點也還行,就是價錢稍貴(有些人剛坐下,一看價目表,就【趕時間】地走了),非泡茶不行(好些人只想用餐,也只得走了),還有服務生的表情實在不怎麼樣。但是景觀好,貓空纜車,指南宮,台北盆地,大屯山系,通通ㄧ覽無遺。

悠哉悠哉地喝掉兩大壺的茶水後,決定了下次團體出遊的路線:先排30分鐘的隊(無論是九點到或十點半到,排隊的人都一樣多),搭纜車直上貓空。等到十一點左右,紅木屋差不多開始營業了,再進去用餐(香菇雞湯相當不錯),之後泡茶聊天。離開「紅木屋」後回纜車站排隊(不到10分鐘)搭車,抵達指南宮站後,再沿著表參道一路下山。

所以我們就這麼做了,搭纜車回到指南宮。再經過指南宮正殿的時候,又拜了ㄧ拜,香客相當多, 看來呂洞賓呂先祖相當有人氣。指南宮盤據了一個山頭,步道還滿多的。很有日本味道的指南宮步道很好走,景觀也不錯。沿路的石燈,還有什麼【文山郡】、【永樂町五丁目】一類的日據時代的地名。步道長度約1公里。

走出指南路三段33巷,沿著指南路走向政治大學。 到了政大校門口,又覺得口渴了。剛好對面有ㄧ家新開的【鮮芋仙】的店,賣仙草豆花芋圓一類的,冷熱都有,人客相當多,叫了【芋圓ㄧ號】及【芋圓三號】的刨冰吃,好吃。

沿著景美溪的河濱公園走回停車場,下午三點。

車子下高速公路的時候,小腿竟然差點抽筋。看來【假日運動員】 還是少當的好,平時應該再多走一點路才行。

沒有留言: